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强国复兴有我·巾帼心向党,喜迎二十大”系列活动榜样故事——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优秀女运动员

发布时间:2022-04-07 来源:

在北京第13届冬残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奋勇争先,夺得18枚金牌、20枚银牌、23枚铜牌,在金牌榜、奖牌榜居第1位,取得了我国参加冬残奥会的历史最好成绩,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为成功举办北京冬残奥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本届冬残奥会上,获奖女运动员分别是于静、闫卓、刘思彤、张梦秋、张雯静、朱大庆、杨洪琼、李盼盼、马静、王跃、单怡霖、郭雨洁、赵志清、王跃、耿焱红和李甜甜。

 

中国选手于静,冬残奥冰球唯一的女队员


IMG_256

3月8日,中国队选手于静在北京2022冬残奥会残奥冰球小组赛B组比赛中。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残奥冰球比赛是男女混合团体项目,允许男女运动员同场竞技。作为中国队的一员,于静是北京冬残奥会7支冰球队伍中唯一的女球员,也是冬残奥历史上第三名参加冰球比赛的女球员。

儿时因病致左腿部分功能丧失,但于静从不缺少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击剑、射箭、坐式排球、轮椅篮球,她都是“一玩就能上手,一上手就能玩到现在”。

和轮椅篮球相似,残奥冰球运动员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肢残疾,需坐在冰橇上比赛。2019年,在山东残联的帮助下,有轮椅篮球基础的于静开始练习残奥冰球。支撑冰橇的冰刃仅有3厘米宽,虽能用两支球杆辅助支撑,但对初学者来说,想保持好平衡都很难。

头一次上冰,于静就能在冰橇上坐稳,还能用球杆撑着慢慢滑行。“感觉自己挺有天赋的,一下就有了信心。”于静说,“更重要的是有机会在家门口参加冬残奥会,就一直练了下来。”

残奥冰球中,运动员滑行、急停、转向、击打冰球都要靠球杆完成,需要频繁使用手腕的力量。时间久了,她的右手腕鼓起个包,这是腕关节液渗出形成的腱鞘囊肿。“囊肿大的时候会影响手腕活动。”于静说,所以训练、比赛后都要冰敷。

在不少人眼里,对抗激烈的冰球似乎是男性的专属运动。但于静却不这么看:“这是个男女混合项目,也为女性残疾人打开了一扇门,我觉得女性一样可以。对于女性残疾人来说,看到我在赛场上,就说明她们也有这个可能性,对她们也是一种鼓励。

小组赛三战全胜后,中国队在3月9日与捷克队竞争一张半决赛入场券,向奖牌发起冲击。但对北京冬残奥会冰球赛场唯一的“她”来说,参加比赛、鼓励女性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的梦想已经达成。

“当我站在冬残奥会的赛场上,我感觉我的人生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精神追求的巅峰。”于静说,也许在冬残奥会后她会尝试转型做助教,因为球员的经历能帮助她更好地和队员沟通。

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从不给自己设限的她,未来的人生也会有无限的可能。

 

被体育改变的闫卓成了轮椅冰壶队的黏合剂


图片1

3月9日,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轮椅冰壶比赛,中国队7:4战胜挪威队,图为中国选手闫卓在赛后庆祝胜利。视觉中国供图

 

这是北京姑娘闫卓第一次参加冬残奥会,还是在家门口,这让她非常骄傲。如果不是接触了体育,闫卓说自己不可能站上这么大的舞台,她说自己就是体育改变人生鲜活的例子,她期待更多的残疾人朋友走出家门,在运动中寻找人生的精彩。

    中国轮椅冰壶队在本届冬残奥会上先抑后扬,虽然在比赛初期先后负于加拿大、瑞典队,但从第三场比赛开始犹如“开挂”,连胜7场,展现出了作为卫冕冠军的强大实力。连战连捷也让中国队上下斗志昂扬,比赛中,中国队员的“声波”响亮激昂,这其中,闫卓的呐喊声尤为突出。中国队教练岳清爽评价闫卓的性格,就是“外向、开朗”。作为全队唯一的女队员,闫卓就像黏合剂一样把全队凝聚在一起。

    不过,闫卓说自己在没有接触体育之前性格比较内向,就像很多残疾人朋友一样,天天都待在家里,不愿也不敢出门,因为会觉得外面的每个人都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自己,所以本能地想逃避。

    由于先天性脊柱裂,闫卓从未像健全人那样行走过,自小就与轮椅相伴。身体的残疾曾让她很自卑。

    但幸运的是,闫卓接触到了体育。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射箭比赛,中国选手张娟娟夺冠的画面,给当时在电视机前观看比赛的闫卓留下了深刻印象,之后,她报名参加了北京残疾人射箭队。当内心对梦想的渴望被激发出来,闫卓终于发现,人生完全可以更加精彩。闫卓曾在世界轮椅射箭比赛上拿过铜牌。2016年,当学习轮椅冰壶的机会摆在闫卓眼前时,她又毫不犹豫地抓住了。

    闫卓回忆,自己当时认为,作为一名北京人,如果能参加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那将是多么荣耀的一件事。

    不过,梦想的实现绝非易事。学习轮椅冰壶对于残疾人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冰场的低温。闫卓说,由于自己的下半身没有知觉,冰场的低温可能已经导致身体冻伤,但她觉察不到。为了给自己保温,闫卓会在脚下放暖宝宝,但有时因为自己对训练和比赛太过投入,又同样因为身体没有知觉,脚已经被暖宝宝烫伤了,自己也浑然不觉。

    但这些遇到过的困难在闫卓看来都是小事,冰壶运动给她带来的收获远远超出了想象。闫卓说,在接触冰壶运动之前,自己把冰壶运动想得很简单,不就是把壶一个个投出去吗?接触之后才知道,冰壶运动又被称为冰上象棋,对运动员的体力、智力都是考验,运动员在场上需要斗智斗勇——“原来这个项目是这么有意思”。另外,冰壶运动是团队项目,在与队友、教练的朝夕相处中,闫卓一方面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团队的温暖;另一方面因为必须要与队友、教练不断地沟通、交流,闫卓发现自己的交流能力变强了,整个人也变得更加自信。

    体育给自己带来的改变,在闫卓看来并不是特例,她希望每个残疾人朋友都能勇敢地走出家门,在运动场上收获信心和梦想,“希望大家多出来溜达溜达,享受阳光,认识新的朋友,我可以做到的事情,大家都能做到。”


刘思彤: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刘思彤

3月7日,中国选手刘思彤在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高山滑雪女子(坐姿)全能比赛中获得铜牌。

 

1994年,刘思彤出生在辽宁葫芦岛。跟其他小姑娘一样,小时候的刘思彤爱闹也爱笑。在她四岁时,一场车祸夺走了她的右腿。
“从那时起,我不能再像其他小朋友一样愉快地打闹、跑跳。但是我家里人并没有把我当残疾人看待,也让我勇于去尝试每一件事。”刘思彤说,“我没有感慨命运不公,在2008年加入了辽宁省手摇自行车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成了一名残疾人运动员。”
    2011年时,刘思彤在全国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上赢得一枚金牌,四年后在第九届残运会上再夺一金。“我不愿意止步于两次全运会的成绩,想要更多地挑战自己、证明自己,所以我来到了残疾人高山滑雪国家队。”刘思彤说。

都说“隔行如隔山”,但对自己从事的新项目,刘思彤非常热爱。通过一些国际比赛,她看到自己跟高水平选手之间巨大的差距,她下决心更加投入更加用心地训练,尽快弥补这些差距。
    2018年,虽然还是一名新手,但刘思彤已经成为首位参加冬残奥会高山滑雪项目的中国队运动员。在小回转比赛中,她错过了旗门,一般来说,选手会放弃滑行,然后以“未完赛”的状态结束比赛。
    不过,刘思彤还是想力争完赛,拿到一个比赛成绩。于是,她硬是将自己撑回到赛道上。看到这一幕,现场观众为她鼓掌、欢呼。
    “那一刻我很受鼓舞,更加坚定信心,要练好高山滑雪。”北京冬残奥会开赛前,刘思彤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这几年的训练感觉自己有所提高,希望这次能在家门口的赛场上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展现中国残疾人运动员的风采。
    3月5日在女子(坐姿)滑降赛中,她为中国代表团赢得一枚铜牌。赛后她激动地说:“今天能站上领奖台确实非常意外,我在之前几天训练时,滑得都特别差,但是我的教练和我的队友们给我很大支持,他们让我放松心态,享受比赛。”
    有日本记者问她中国残疾人高山滑雪水平迅速提高的秘诀,刘思彤说,四年前她是单兵作战,今天在北京则是与自己的“家人们”一起奋斗。
    “当你伤心时有人安慰,当你觉得坚持不下来的时候,有团队支持你,在自己的国家比赛,这种自豪感是前所未有的!而且我们国家通过大力推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让更多的残疾人也有机会走出家门,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改变生活轨迹。”刘思彤说。

张梦秋:“金色女孩”铸就历史突破


IMG_257

3月6日,残奥高山滑雪项目女子超级大回转(站姿)比赛在延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举行。中国选手张梦秋夺冠。新华社记者李嘉南摄

 

当张梦秋越过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岩石赛道最后一个弯道,跃入人们视野并全速冲向终点时,守候在终点区域的中国队教练组、技术官员和志愿者人群,已经进入狂欢模式。

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后第二个比赛日,中国高山滑雪迎来了突破历史的激情时刻:1分13秒54!在残奥高山滑雪项目中,终于第一次有中国运动员出现在最高领奖台上!

“我很喜欢‘金容融’,我喜欢金色!”张梦秋说,“我现在感觉特别开心、激动。”

张梦秋出生于2002年,14岁时,她被河北省残联选中,成为一名高山滑雪运动员。“刚到队里的时候,什么都不懂,教练告诉我说,想要把雪滑好,就必须练好体能。一次完成体能训练后,我的双腿已经疼到走不了路了。那时我想到过放弃,在家哪受过这样的苦呢?”

后来,看到队友每天都在努力训练,张梦秋打消了这个念头。“一定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人生能有几回搏,现在不搏何时搏——这句话是我前进的动力。”张梦秋说。


IMG_258

3月5日,残奥高山滑雪项目女子滑降(站姿)比赛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举行。中国选手张梦秋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第一次穿上滑雪板站在雪道上的时候,她在一个小缓坡上就摔了好几跤,后来慢慢掌握了一些技巧,就越滑越好了。第一次参加河北省残运会时,小梦秋没能登上领奖台。看到站在领奖台上的队友,她暗下决心:下次一定要站上领奖台。终于,她在自己参加的首次残疾人全国高山滑雪锦标赛上,拿下一银一铜,并且顺利进入了国家队。

“当时我告诉自己,下一次比赛,我的目标不是第二、第三,而是夺得冠军。随后,张梦秋开始不断向更高的目标发起冲击,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迎来了现在的成绩,并表示“我还得继续努力。”

 

张雯静:滑下去就是突破


IMG_256

19岁小将张雯静勇夺铜牌。冬奥会刊记者 武亦彬 摄

 

3月6日上午,北京冬残奥会延庆赛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第二个比赛日,在女子超级大回转坐姿组比赛中,19岁的中国选手张雯静勇夺铜牌,喜提“金容融”!颁奖仪式于3月6日晚在位于世园公园国际馆的延庆赛区颁奖广场举行。

赛后,张雯静手拿“金容融”说出了自己的“小愿望”:“这个‘金容融’代表我的第一块残奥会奖牌,我要自己留纪念。往后再拿到‘金容融’,我会送给父母、教练。”张雯静表示,接下来几天将要进行的高山滑雪技巧类比赛,是自己的优势项目,平时练习比较多,有信心走上领奖台,“今天拿到第三,也让我信心倍增。”

在3月5日进行的女子滑降坐姿组比赛中,张雯静没能完赛,这使得她在准备超级大回转的比赛时多少有些压力。张雯静透露,为了调整好心态,她一直告诉自己,这是第一次站上奥运会赛场,只要勇敢滑下去,努力突破自己就可以了。

“本来心理压力还是很大的。但今天一上赛道,感觉挺好,当滑过终点后,我觉得自己太厉害了。唯一的遗憾就是在‘海陀碗’出现了小失误,不然速度可能更快。”张雯静想告诉运动员们:“不要怕,滑下去,就突破自己了!”张雯静还为延庆冬奥村的无障碍设施和周到服务点赞。“特别好,地面特别平,没有坑洼。睡得特别好,床特别得劲儿,吃得也挺好的。”她说。

 

朱大庆:面对困难比面对遗憾简单

在3月5日上午进行的北京冬残奥会高山滑雪女子滑降(视力障碍组)比赛中,中国选手朱大庆夺得银牌。这是中国代表团在北京冬残奥会上获得的首枚奖牌!


IMG_256


比赛结束后,朱大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困难比面对遗憾简单!如果我把所有困难都变得简单化,那么什么沼泽我都可以去面对,然后都可以去处理它。”

滑降相当于田径比赛中的百米飞人大赛,堪称高山滑雪项目中的速度之王。在全长2267米的“Rock”赛道上,起点高度1930米,终点高度1285米,高度差达到645米,选手一边要高速滑雪、跳跃,一边还要转弯穿越旗门,十分惊险刺激。曾有人评价,滑降就是在雪上飞翔。资料显示,朱大庆曾是短跑运动员,她说:“我今天放平了心态,把比赛当成训练,专注于过程。”

 

杨洪琼高呼“中国万岁”冲过终点

在3月6日举行的残奥越野滑雪女子长距离(坐姿)比赛中,杨洪琼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金。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杨洪琼振臂高呼“中国万岁”。在赛后的采访中,杨洪琼道出了背后的原因:“是强大的祖国让我们站在了世界最高领奖台!”


IMG_256


32岁的杨洪琼出生在云南罗平的一个小山村。小时候因为上山跌倒损伤了脊髓,导致双下肢瘫痪。致残后,杨洪琼长期处于自闭的状态,不愿出门见人,甚至家里来了亲戚也不愿说话。

改变始于体育。自从上了中专,杨洪琼开始接触残疾人体育运动,开启了新的人生。在残疾人举重和轮椅篮球比赛项目中,她多次获得奖牌。抱着好奇的心态,她又“跨界”到了越野滑雪项目。谈到越野滑雪和举重、篮球等项目的区别,杨洪琼笑言,举重和篮球是力量和技巧各占一半,而越野滑雪则是“纯体力活儿”。

女子长距离(坐姿)比赛的赛程是15公里,要在3公里的赛道滑5圈,对运动员的体力消耗很大。在比赛中,杨洪琼拼得很凶,一直处于领先状态。在比赛后半程,选手们的成绩咬得很紧,竞争顿时进入白热化。比赛最后阶段,杨洪琼大脑里一片空白,一遍一遍默数着圈数,竟对比赛的激烈程度浑然不知。

率先冲过终点线,杨洪琼激动不已。她高呼“中国万岁”,披上五星红旗尽情庆祝。谈到其中的原因,杨洪琼说,“是强大的祖国让我们站在了世界最高领奖台!”她说,接触体育运动之后,她整个人都开朗了,不但走出自闭,而且还可以感染身边的人,经常把他们逗得哈哈大笑。而且,她的意志力更加强大,不再自暴自弃,“不管什么目标,只要你认准了,干就完了!”

 

余杭姑娘李盼盼再夺一铜

3月9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进入第5个比赛日,继在越野滑雪女子15公里(坐姿组)比赛中夺得铜牌后,李盼盼在女子短距离(坐姿组)比赛中又取得一枚铜牌。李盼盼成为本届冬残奥会上首位获得两枚奖牌的浙江籍运动员。


IMG_259


昨天下午一点五十九分,运动员们在赛场上严阵以待,随后一声哨响,激烈的追逐赛正式开始。李盼盼佩戴着坐式滑雪板架,奋力挥动雪仗,上坡、转弯、下坡、冲刺,最终以3分31秒的成绩位列第三,夺得铜牌。

李盼盼说:“比赛的时候就想在短距离上突破自己,也想要冲一块牌,现在的心情就是兴奋、开心,12号还有一个中距离的比赛,是7.5公里,希望名次再往上爬一点。”

出生于1992年的李盼盼由于先天疾病,常年依靠轮椅生活。但坚韧的她从没有放弃自己,靠着努力与坚持,在三年的艰苦训练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3月6日首秀时,她在女子15公里(坐姿组)比赛中夺得铜牌。昨天上午,她又以资格赛第二、半决赛第二的好成绩入围女子短距离(坐姿组)决赛,并最终摘得铜牌。三天后,她还将出战女子7.5公里小项的比赛。

李盼盼教练员战余超表示:“这两项比赛比得非常好,发挥出了她应有的水平,期待她在最后一项中距离的比赛里,能继续发挥优势,不断超越自己,取得一个更好的成绩。”


“她是我的女神”——王跃

3月8日,王跃在残奥冬季两项女子中距离-视障比赛中获得季军登上了领奖台,为中国视障运动员在残奥冬季两项中实现奖牌零的突破。

“我想让世界知道中国有一个眼睛看不见的滑雪女孩,想登上这个舞台。”说到这,王跃的声音有些哽咽,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想让世界看见她的梦想实现了。在比赛中,领滑员李亚林不停在为王跃加油打气:“今天滑得特别好!”“你是最棒的!”


IMG_256

王跃和李亚林在比赛中配合默契。 视觉中国 供图

 

领滑员是视障运动员的“眼睛”。李亚林和王跃搭档已经三年半,两个人彼此都十分熟悉。在王跃的印象中,李亚林是个非常阳光、强壮的人。其实,李亚林和她的身高相仿,两个人的身材差不多。刚遇见王跃时,李亚林觉得她是个非常柔弱的小女孩,很容易受伤。但是在训练中,王跃的表现却超乎寻常的顽强。

在一次比赛中,王跃的两个趾甲都碰掉了,但她还是坚持到了终点。王跃却告诉李亚林,这些都是运动员要面临的问题,既然不可避免,那就坚强去面对。李亚林说,这三年半来,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在心态上,王跃越来越坚强。

在今天的比赛中,曾一度领先的王跃在射击中出现失误,导致名次下降。李亚林不断提醒王跃调整好心态,不要着急。最后一轮射击,王跃五发全中,从而锁定了奖牌。“这个调整很及时。”王跃说,她始终相信自己的领滑员,李亚林对她说的每一句话,她都认真地去执行。“她是我的女神!”王跃的领滑员李亚林说。

 

秦皇岛市运动员单怡霖获北京冬残奥会银牌


IMG_256


3月5日,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正式开赛,张家口赛区首场比赛是冬季两项女子6公里坐姿,秦皇岛籍运动员单怡霖以21分06秒3的成绩夺得银牌。这是中国代表团在北京冬残奥会上收获的第二枚奖牌,更是秦皇岛市残奥历史上的首枚奖牌。

“很激动,也很高兴,自己这么多年的辛苦付出没有白费,我也会继续努力,在接下来的三个项目比赛中,为自己的奥运梦拼搏奋斗。”单怡霖的话语铿锵有力。

当天上午,在卢龙县双望镇五达营村,单怡霖的父母屏住呼吸,眼睛紧紧盯着电视机屏幕,当女儿奋勇冲过终点时,父母已经泪流满面。他们知道,这枚沉甸甸的银牌背后凝聚着女儿多少泪水与汗水;他们知道,一路走来,自己的女儿经历了怎样的苦与难。

2001年出生的单怡霖来自秦皇岛市卢龙县双望镇五达营村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四级肢体残疾,她从小因患有世界罕见的疾病——骨不愈合而不能正常行走。但生活的苦难没有击垮这个阳光倔强的女孩,只要是她想做的事情,再大的困难都会咬牙坚持去完成。

2016年4月,单怡霖经秦皇岛市残疾人运动员选拔报送省冬季项目队试训,从此与冰雪运动结缘,也点燃了自己运动生涯的希望之光。当时,15岁的单怡霖身形单薄,但爆发力却极强,在省队中表现出色,同年7月入选国家残疾人越野滑雪兼冬季两项集训。

冰雪运动难度很大,也很危险,对于残疾人运动员来说,更是要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但是单怡霖却从未放弃。

经过六年的刻苦训练,单怡霖取得了很多值得骄傲的成绩。2019年第十届残疾人全运会冬季两项比赛6km第一名、12.5km第三名;2021年第十一届残疾人全运会越野滑雪12.5km第三名、混合接力第二名;2021年第十一届冬季两项13km第一名、6.5km第一名、3.9km第二名。2021年12月芬兰欧洲杯越野滑雪5km第二名 冬季两项6km第一名。

参加残奥会为国争光,是单怡霖一直以来的梦想。

“特别开心能在家门口的奥运赛场上获得银牌,接下来还有三个项目的比赛,我会好好发挥,不辜负国家对我的培养,不辜负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不辜负自己多年的付出,更希望能为国家和家乡争光。”单怡霖说,也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朋友感受到冰雪运动带来的健康与快乐。

 

郭雨洁我真的挺棒的!


图片2


3月4日晚,作为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女旗手,郭雨洁刚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亮相。昨日中午,她在张家口赛区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的赛场上夺得北京冬残奥会冬季两项女子短距离(站姿)比赛冠军,为东道主中国体育代表团贡献本届冬残奥会的第二枚金牌。

“作为代表团旗手进到开幕式现场,那个场面我没见识过,大场面!”郭雨洁回顾参加开幕式时依然深感震撼,“开幕式之后回到张家口冬奥村已经很晚了,我吃了口披萨就去睡觉了。如果不是被室友叫醒,我今天都得迟到。”

虽然比赛准备有些匆忙,但郭雨洁在比赛中的表现却十分稳定,最终以20分32.6秒的佳绩夺得冠军。她说:“我没有登上过世界比赛的领奖台,所以不知道和世界一流选手水平差多少。第一次参加冬残奥会,也没给自己设定太高的目标,但在家门口比赛,还是想拿好成绩。我没有想到会拿第一,觉得能进前三名就挺好。最后几百米,知道自己是第一的时候,就觉得稳了稳了!”

谈及父母,郭雨洁激动落泪:“爸爸妈妈一直特别疼爱我,他们很为我自豪。今天我想告诉他们:你们可以放心啦,我真的挺棒的!我配得上当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旗手!”

 

“天呐!她没有雪杖!”赵志清全靠双腿发力第4个冲过终点


图片3

“天呐!她没有雪杖!”国家冬季两项中心混合采访区内,一位来自美国的女记者大声惊呼。

循声望去,场上身披41号背心的运动员正在奋力爬坡,她挥动着两条手臂,没有雪杖。这是来自中国的运动员赵志清。

昨天下午,越野滑雪女子短距离(自由技术)站姿组决赛打响,中国运动员赵志清参赛。比赛开始,赵志清如同离弦的箭一般冲了出去,一下冲到了第二位。在6名参加决赛的运动员中,没有雪杖的赵志清格外引人瞩目。只见她如同攀登一样奋力爬坡,因为没有雪杖,她的上坡过程要比其他运动员吃力不少。

在站姿组比赛中,运动员根据残疾状况的不同,使用一根或两根雪杖参加比赛。作为全场唯一没有使用雪杖的运动员,赵志清全靠双腿发力。随着体力下降,赵志清渐渐被后面的运动员超过。最终,她第4个冲过终点。

虽然没有拿到奖牌,却收获了最响亮的掌声。

“太厉害了!她怎么做到的!”混合采访区的外国记者一片惊呼。

24岁的赵志清小时候因为一场意外失去了双手。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普通人也许会一蹶不振,赵志清却活出了不一样的精彩人生。赵志清从小十分倔强,别人能学会的,她也要学会。她不但学会了骑自行车、电动车,还学会了滑旱冰。后来,她还学会了滑雪,成了一名越野滑雪运动员。

对于赵志清来说,她的腿就是她的雪杖。为了能够站上冬残奥会赛场,她苦练腿部力量,一天要做几个小时的深蹲。为了锻炼自己的平衡能力,避免在比赛时摔倒,她每天都要练平衡半球,一条腿站上去做各种动作。在训练中,她也是用一条腿下坡,来锻炼自己的稳定性。“一条雪板都能站得稳,两条就更不在话下。”对她而言,这些仿佛算不上什么困难。

本届冬残奥会上,赵志清还参加了冬季两项的比赛,在3月5日进行的女子短距离(站姿)决赛中,赵志清获得铜牌。和越野比赛相比,冬季两项还多了射击环节,这对赵志清又是一大挑战。“手健全的运动员一轮射击下来只需要20多秒,像我们打一轮则需要50多秒。”即便如此,赵志清依然在两轮射击中10发9中,最终站在了领奖台上。

“可惜这一次是第4名,我以为怎么也能进前三。”赛后,赵志清有些遗憾地说。当天,她的父母来到现场观看比赛,为她加油助威。没能让父母看到自己登上领奖台,是她唯一的遗憾。

 

耿焱红:让梦想去往更高处


IMG_261


3月1日,国家残疾人单板滑雪队队员耿焱红脚踏滑雪板,从云顶滑雪公园的滑雪道上一跃而下。脚下腾起的片片雪雾,托起了她的梦想,也遮住了有残缺的右脚。到达滑雪道终点,她回头望向来时的路。

耿焱红今年17岁,蔚县杨庄克乡小南庄村人,是滑雪队里年龄最小的队员。从出生开始,右脚足内翻便是成长路上甩不掉的烙印。“家人很爱我,虽然知道自己的脚和别的小朋友不太一样,但依然挺快乐的,没想那么多!”家庭的呵护,让这个姑娘的脸上总是挂着灿烂的笑容。

笑容能够带来好运。

“有一位和我爸妈关系特好的阿姨,她的孩子也是残疾人。她就像妈妈一样爱护我、鼓励我,帮我报名参加了市里残疾人运动员的选拔活动。”就是这份来自邻里乡亲的善意,打开了耿焱红追逐梦想的大门。

乐观开朗的性格,以及较好的身体素质,让耿焱红的“晋级”道路颇显顺利。2017年5月21日,成为了河北省残疾人单板滑雪队的一员。“在省队,体能训练强度很高,有时候又疼又累,我就打电话跟家里人哭鼻子。但是,我爸总说‘你要是不坚持,以后肯定后悔’。”提及爸爸的话,耿焱红顽皮的语气中,带着满满的信任。在一天又一天的坚持中,耿焱红爱上了单板滑雪。用她的话来说:“我特上瘾,离不开了。”

坚持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让耿焱红在赛事的道路上几乎一路向好。2018年6月初,她在国家队选拔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残疾人单板滑雪队的“明星小将”。“以前想都不敢想能进国家队,我成为了有机会为国家争光的运动员,我必须更努力!”每一次出发、每一次腾跃,每一次摔倒又重新站起。耿焱红的冰雪之梦随着速度与激情,在她的身心中深深扎根。“我要让这个梦开花,还要结出香甜的果儿!”

2017-2018年度全国残疾人高山滑雪和单板滑雪锦标赛女子LL2级单板滑雪追逐项目、障碍项目、回转项目中,耿焱红斩获了三块金牌,同时,被大会组委会授予道德风尚奖。2018年河北省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女子LL2级障碍赛和LL2级回转赛,她获得两枚金牌。2020年,摘得残奥单板滑雪亚洲杯比赛女子组LL2级别的桂冠。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单板滑雪坡面回转赛第三名、单板滑雪障碍追逐赛冠军;2022世界残疾人单板滑雪世界杯赛女子LL2级单板滑雪坡面回转项目银牌……耿焱红才17岁,属于她的战绩还会有更多的“省略号”和“惊叹号”。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便是最值得期待的一个。

“刚到张家口赛区的那天,我可激动了,看见家乡的蓝天白云,大山冰雪,眼泪差点掉下来!”耿焱红眨着亮晶晶的眼睛说,她在车上就不停地回复着队友们对张家口的各种好奇。“我跟他们说,瞧瞧,这就是我家!”耿焱红说,她还希望,能够在比赛上取得好成绩,让更多人在张家口赛区冲着他们竖起大拇指。“大家肯定会说,瞧瞧,这就是咱中国队!”

耿焱红的话语总是能够给人带来快乐,提及冰雪运动为她带来了什么。她说,当运动员之前,她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北京、张家口,都是为了看病而去。成为运动员之后,她坐上了飞机,到其他城市去训练,到国外去比赛。“我去了更远的地方,我的梦想也是!”

乘着冬残奥的东风,把最好的祝福送给耿焱红,希望她的梦想腾空而起,飞向更高处!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